初三写景作文

时间:2022-03-02 15:36:48 初三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初三写景作文汇总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写景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初三写景作文汇总8篇

初三写景作文 篇1

  一轮月,几许飘荡浮游的云和一个莫大的黑空,无数闪烁着的灯和灯下影子,那就是夜。昨日兴起于是游于夜,夜虽如往常一般,但总给我些许不同之感。

  傍晚稍过的夜,有光,即便日落西山,那微弱的光也不倦的向四处飞射。人站其中,光照着高大的楼房,照在人上面,影子时强时弱,时现时没,游离无处,总觉得惨淡无比。迟迟不来的风终于吹过我的脸,尤为爽快。看那历尽沧桑的老树无奈的'放开落叶,看着风吹着叶跑,吹到脚下,想拾起却心不在,只觉远处空中有逐亮的光,是月吗?

  街走到尽来,一轮月,一席空旷的土地,刚好正夜,阳光不在出现只有月光微微照射小草,树木,和那孤独难耐的土地。夜中的月真美,正呈船牙状,仿似夜中美人,旁漂浮的云像伴女一样舞动着,望,那夜时而圆时而缺,时而嬉戏,时而哭闹。顿时,所立之处开起了耀眼的灯,灯是夜中煞客,思绪被这不速之客打乱。正因喜欢看月戏黑空的感觉,喜欢看风吹草叶动的情趣,于是逃''''''

  熬到零晨的夜,孤寂,一点声音也没有,耀眼的灯消失了剩路边灯,颇有感触,云也难耐这夜的寂寞躲开了。望去莫大的黑空无边无际,尤如黑色绸缎,铺张在我们的上空,这时候的夜显得凄清多了!街边的路灯是唯一亮着的,脚下几团滚动是纸,影响了夜的完整,也许就是不能完美,才会遗憾,是该夜静止的时候了,两旁早已关门的商店,许多荒野,影子或落叶就在黑暗默默等着光明。

初三写景作文 篇2

  “啊,快点快点,看,又有一层大浪来了,快跳起来!”这一声喊叫以后,一层翻滚的大浪,伴随着白白的浪花翻卷而来,将我们一次次冲向沙滩边,又一次次“推着”我们向外。浪花无止境地一层结一层而来,对,这也许就是海所向往的自由吧。近海的沙面,不断地被海水放肆地冲刷着,刚才被挖开的一个沙坑,转眼间又被海水所洗礼,就像一个伤口,在一瞬之间被一双温柔的手所抚平。而在海水中的旅人们,也享受着这流动的'精灵所带给他们的刺激,这是每一次滚动的激情与浪给予他们的自由与欢乐。

  他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像一个和我们玩捉迷藏的小孩,但是,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都不可能捉住身手轻巧而敏捷的他,也不能喝止住让他为我们停留。对了,他的名字——叫时间。已是黄昏,在半空中悬挂着的那个咸蛋黄也慢悠悠的散着步,归家了。抬起头,望见海与天相接,融为一体,似乎两者都分不清了。很喜欢,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被海风吹着,听着海浪声声,赤着脚丫散步,一个人,看着这片沙滩被最后的几缕阳光照得耀人眼,看着从身旁路过的人,远远散着步的陌生人,看着那一片无边无际的蓝,然后,沉醉了。

初三写景作文 篇3

  今年的中秋节别具一格,人情味比往日更加浓厚,食物比往日日更加浓厚,月亮比往日更加圆满。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今年的中秋似乎很不一样,感觉月亮都比以前的更圆更亮了。

  圆圆的月亮从树叶中冒出来,给大地罩上了一层银装,使得农家小院更加温馨,吃完饭后,寂静的坐在外边的椅子上,悠闲地望着高挂天空的月亮,缓缓的'欣赏着,脸上洋溢着幸福,。一丝丝凉风微微吹来,感觉爽爽的,看——乱圆月挂青天,映在浪漫的星空上,好一幅浪漫风景画,这乃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赏月,没想到,这也可以使心情舒畅。我长久凝视着月亮,不免勾起了无限遐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为了引起离乡人的惆怅吗?还是为团圆之家做背景呢?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曾赞赏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冰冷的月宫中有漂亮的嫦娥姐姐吗,有顽皮的玉兔吗?有翩翩起舞的仙女吗?哦,我明白了,嫦娥姐姐是孤独的,可怜天下人,因此她施展仙术,让月亮在十五那一天,与众不同,使得人们互相牵挂。

  一道冷风忽然袭来,我不禁低头打了一个寒颤,当我再次回眸,怎么,是天狗吃月吗。月亮怎么没那时的圆了,我急切的去找,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令我不禁失望。是啊,世上哪有完全的东西,正如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只要不断的追求更好,就已足矣。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让我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是难忘的一次赏月啊,希望明年的中秋月色还是一样这么美。

初三写景作文 篇4

  乡村风光,虽然比不过繁华的城市,比不过耀眼的霓虹灯,更加比不过城市里的车水马龙,但是,乡村有乡村的好,可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我家乡村有一条干净而又热闹的小溪,每当五月之时,小溪旁就热闹了起来,瞧!一个个花蝴蝶,犹如一只只花仙子在花丛中穿梭;一只只小蜻蜓,犹如一个个在小溪旁的飞机,抖着翅膀,停在水中;一声声悦耳动听的溪水声,犹如天堂一般的奏乐;小溪旁在玩耍的孩子可更不能少,看,那一个个跃勇如生的孩子们,玩得可真开心啊,有玩摔跤的,有玩放跟斗的,还有的孩子在一旁栩栩如生的观战。傍晚到了,在溪水旁的孩子都进入了甜甜蜜蜜的梦乡中。听,那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流水声,差点都把熟睡的孩子们惊醒了。

  田野里的风光可是乡村的打头罩,每年12月份,田野里就变成鹅黄嫩绿的,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直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里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的走来走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中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只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秋天到了,纺织娘、蟋蟀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开:“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好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的进入梦乡!

初三写景作文 篇5

  早晨,大雨过后,一股清新的香味迎面而来,那是我家屋后荷塘传来的。

  站在阳台上往下了望,荷塘景色尽收眼底。

  看,那一片片荷叶,多么像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呀!挨挨挤挤的,把整个荷塘都挤满了,密不透风,成了荷叶的世界。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叶海,荷叶起伏是叶海的波澜。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呢!就连露珠也调皮地在荷叶中滚来滚去,多么可爱呀!岸上,翠鸟也禁不住在荷叶上跳跳,又如闪电撞进叶丛,不出几秒,就叼出一条小鱼,才念念不舍地离开了。

  当然,别光说荷叶,就忘了荷花。

  在叶海中,隐隐约约地藏着几朵浪花。它们一个个像大姑娘一样亭亭玉立,又那么害羞,拉过荷叶遮住了半边脸。哎呀!荷花呀,你这个样子,怎么让人们看到你的玉容呢?还是风伯伯帮了忙,一把扯开荷叶,荷花才不好意思地站好。看,荷花,你不是来客人了吗?那可是你最好的朋友!还不赶快招待它!

  这景色,让动物们流连忘返,连我也陶醉其中。这,真是观景的好去处呀!

初三写景作文 篇6

  初秋的早晨,薄雾给原本令人心动的白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一个娇羞的仙女降临白塔。树木成了一团团醉人的葱绿,在烟波中流动,让人神往不已。白塔周围的高楼大厦则显得十分优雅、肃穆。虽然不少晨练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白塔跑步、跳舞、做操,但这时的白塔还没有从香甜的梦中醒来。

  到了中午,太阳仍旧在释放着它的光和热,可是早就已经没有了夏季时那种灼人的威力。此时的白塔碧波荡漾、游船画舫从湖面上缓缓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只有游鱼驶过的一刹那;岸边垂柳的倒影才会化作满的繁星。游览白塔的人们依旧摩肩接踵,兴趣盎然。而白塔几经岁月沧桑的洗礼,依旧伫立,这是白塔一道特别的风景。

  夕阳西下,太阳从西边的天空播下一片金色的种子,白塔成了镶嵌在高坪城市的一块光彩熠熠的红宝石。夕阳憋红了脸儿,将余辉洒在了白塔伫立的广场上,撒在游船的顶盖上,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撒在四季油绿的草地上,撒在高低错落的树梢上,也撒在了游人们的脸上。整个白塔都好像开屏的金孔雀,这金色给人们已喜悦,给人们已遐想,给人们已收获。

  夜晚给人们的'印象是宁静的,但白塔则是一个例外。它在无比灿烂的灯光下如同白昼一般明亮,而且更加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灯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绵延不绝,正好是吸引人们的最精彩的画面。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散步’乘凉‘歇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白塔成了男女老少聚会的绝好地点----老人们在廊下谈笑风生,小孩们在路旁打闹嬉笑,青年们在树丛中畅想未来灯火辉煌而迷人的白塔宛然是人们艺术的底色和背景。

  然而,在我细细品味着白塔的现在时,我不禁想到了白塔的过去。记忆中,过去的白塔显得有几分古老与沧桑的无奈,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中的小鸟,人们只能远远地投去复杂的眼神,从它那兴奋、颤抖的鸣啾里,我感受到小鸟想冲出铁笼的渴求,想要自由的愿望。白塔的一纸门票和牢固的围墙把多少人拒之门外,似乎成了只有富贵人家才可以去的圣地。这堵围墙仿佛将白塔硬生生地从高坪的版图中拉了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区中之区、城中之城。

  终于有一天,白塔的围墙被打破了,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门票成了过去的历史。一番精明运筹,一番精雕细刻,一番精心打扮,于是,这只小鸟实现了它的梦想,展开翅膀,在蓝天之中快乐地飞翔,它带着高坪人们的欢悦在天空中高歌!

初三写景作文 篇7

  在我的老家民勤,是个干旱的地区,一年四季雨水缺乏,就在前几天,还刮了沙尘暴,但是今天却下了罕见的大雪。

  早晨起来,天空那个灰蒙蒙的,拉开灯,只见外面天空上飘着银色的珍珠颗粒,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一颗缀连着一颗。打开窗户,忽而感到丝丝寒意。一股冷风迎面扑来,啊!好清爽。

  走出家门,我被雪姑娘轻轻的抚摸着,那纤纤玉手触动了广寒,雪儿自由自在的轻歌曼舞,我一边欣赏,一边接受按摩。渐渐的,雪姑娘的姐妹越来越多,,当我冲破广寒,来到教室时,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在不知不觉中,雪姑娘在窗外叫着我,我也给他打招呼,给烦躁的课堂增添了一丝乐趣。

  “铃铃铃铃铃铃”下课了,我出去和雪儿见面,这时侯,雪儿更美了,身穿一层暖烘烘的棉袄,白中白,使皮肤嫩白的雪更为可爱情切。

  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像连绵不断的帏幕,往地上直落,同时返出回光。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你要是在路上行走,不一会儿,就会成为一个活雪人。

初三写景作文 篇8

  清晨,丘陵地带的太阳总是很早地升起,树林还浸透着凉风,山脚下,阳光早已洒进松树谷村。最早沐浴晨光的,是南面的小山坡。山坡上,孤寂地坐落着附近唯一的村店。这是间极普通的房子,墙壁很粗糙,闪着黄土的光,看不出有什么迷人之处。然而,在松树谷村单调的生活中,这儿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天色还早,整个村庄还在安睡。像往常一样,村店的门嘎吱作响,木匠阿尔走到空地上,在阳光下眨着朦胧的睡眼。他顺从母亲的愿望,建了这间村店。他母亲是个身材粗壮、脸庞通红的妇人,由于业已年迈,再不能到田里干活了,便成天呆在村店里,向村庄的人们卖些劣等烟草和稻酒之类的日用品。她的厨房里总煮着茶水,等到正午时分,疲惫的人们从田野回来,在柿树底下乘凉的时候,她就把茶水端出来给他们享用。集市离这儿很远,村里的人们不常赶集,对于这个小村店,人们已感到很满意。

  阿尔踱进屋子,推开窗户,一缕阳光照射在窗台上。他瞧着那些破旧的窗纸,把它们扯了下来。他希望屋子整洁些,好用来装他田里的收获。他走到木架子前,轻弹着架上的灰尘。屋子里的木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这使他感到很骄傲。他总想等待机会,到镇上的木材厂去干活。可田地总在等着他播种和收割,他只好暂时放弃这个打算。如今,他望着玻璃罐里鲜艳的糖果,托着两腮,陷入了沉思。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味儿。

  在他自我陶醉时,地面传来窸窣的脚步声,一双黑眼睛沿着木架子移动,透出愉悦的光芒,最后停留在一个糖果罐前。

  “想要什么,阿塔?”他无精打采地问。

  十三岁的'男孩阿塔没有回答,只是羞涩地看着他,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糖果罐。

  “想要什么?”木匠有些不耐烦地问。

  男孩把手伸进口袋,摸出一张钱币,小心翼翼地交给阿尔。“像往常一样,两颗糖。”他简短地说,瘦小的身躯趴在柜台上。

  “又想逃学去采樟树籽?”阿尔打着哈哈说,然后从罐子里取出两颗饱满的糖递给他。

  “不,周末才去采。”阿塔严肃地皱起眉头,把糖果放入口袋。在货架前静静地站了会儿,他犹豫地问道:“有寄给我的东西吗?”

  “没有。”阿尔轻轻地摇头,“要是你再等会儿——”

  “没有她给的信吗?”阿塔有些悲伤地问,抬眼望着窗外的阳光。在金色的秋晨中,整个松树谷村都泛着收获的气息,弥漫着稻草的香气。

  “信?她不打电话给你吗?”阿尔安慰他说。

  “不,祖母家里没有电话。她有时打到叔父那儿去,可我藏过他的鸡蛋,就再不到他那儿去啦。”男孩平静地微笑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开始往门口走去。

  阿尔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取出两颗糖塞进他手里,轻轻地推了推他。小阿塔把手握得紧紧的,嘴角挂着微笑,双颊泛起了红晕,忙乱地跑开了。

  阿尔独自呆在村店里。这时候,幽静的林边印满了孩子的脚印,鸟雀也开始啁啾。其实,松树谷村的秋天也不乏动人的景色——静美的松树林,蜿蜒的青山,深邃的云天。这些美景驱走了阿尔的疲倦。

  他想起跟祖母生活的小阿塔。他在等什么呢?他整日盼着他母亲的来信。他母亲在外边干活,帮城里人带孩子。阿塔转眼就要升学了,到镇上去上中学,他等着母亲的吩咐,小镇离这要走上一天呢。阿塔天真听话,和村上其他孩子一样,空闲时,满不在乎地到树林里采摘樟树籽、金银花和野浆果,拿到市集上去换取零钱,然后到他的店里买小吃。

  想到这些,阿尔不由得笑起来。空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是糖果的甜味儿,或是松树的叹息,还是温和的秋风吹起他心中的涟漪?这都无从得知。现在,他走到田野上,懒洋洋地融入阳光中了。太阳悄无声息地往山头移行。

  正午时分,天气暖和得像阳春,田野里散布着成堆的稻草。在村店前,柿子树的绿荫下,人们正捧着热茶,对着半空喷烟。劳作耗去了他们的能量,使他们只能轻声交谈,谈论天气和收成。阿尔仍旧精力充沛,倚着树篱耐心地听着。他的母亲正赶磨烟草和忙着往锅里添茶水。村店成了人们的垂青之地,人们在这儿进行交换种子等活儿,热闹地聚在一起,就连母亲寻找孩子也跑到店里来。这使阿尔的生活充满了简单的乐趣。

  有时,伙伴们在阿尔屋前快活地喝稻酒,玩纸牌,他只是在一旁静静地望着,仿佛沉浸在幸福中。然而,他越是不露声色,人们就越容易觉察到他坚毅的眼睛里流露出的躁动不安。他深信自己不属于这里,至少不完全属于松树谷村。只有当阿塔恳求他做捕鸟器,或是孩子们把画眉带到店里,揭开布使鸟儿歌唱时,才减弱他到镇上去的念头。

  此时,阿尔在草地上踱来踱去,享受着短暂的午休。忽然,阿塔的叔父来到人群中间,黝黑的脸庞被晒得通红,急切地喘着气喊道:“噢,我的侄儿阿塔跑掉啦,明白吗,跑掉啦!”他一字一顿地喊着,急得直跺脚,“该死的小子,摘了柿子,还偷了钱。我拿枝条吓唬他,他就跑掉啦!”

  人们瞪大眼睛,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常谈论阿塔,他身手敏捷,像小鹿般灵活,是守护果园、驱逐野猪这类偷儿的能手。他时常孤独地在村里游荡,母亲们都喜欢他,有好吃的都愿意分给他,使他成了孩子们羡慕的伙伴。

  “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他会挨饿的!”一个胖妇人尖声嚷道,“稻子还等着收割,不几天也许就要下雨了,不过得先把阿踏找到!”她的话使人们紧张起来。

  阿塔的叔父翻着眼珠,闪动着感激的目光,说:“好心人,帮我找到侄儿,我让他和你们一起到田里去,他也能帮些忙呢。”

  “他会藏在哪儿,早晨谁碰见他吗?”一个粗嗓音在人群里传出。

  阿尔从沉思中惊醒,缓缓地走过来,“他到过我这儿,要了两颗糖。”

  叔父惊讶地望着他,嘴唇微微颤抖着,“是嘛,他偷了我的钱。不过,瞧瞧吧,咱们得赶快找到他。大伙儿跟我到树林去!”

  于是,人们急匆匆地向林子走去。直到松树谷短暂的黄昏消逝,夜幕降临静悄悄的林野,阿塔仍然没有找到。甚至在男孩子们捉迷藏的树窟和稻垄,也没有他的踪影。夜晚,懊丧的人们只好回到村里。那时,流传的种种传说在人们心中晃动,显得阴森可怖。妇女们悄悄抹着泪水,男人们在一旁沉默地喷烟。阿塔的叔父蹲在石阶上,尖刻地咒骂一阵,然后又轻声抽噎起来。

  “从来都没有谁珍惜这孩子,他可是个漂亮的孩子啊!”他自言自语道。

  “嗨!”阿尔两眼通红,走到他身旁,“咱们能找到这小鬼,瞧着吧,清晨他准回来。”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时,阿塔没有回来。阿尔沿着山脚漫步,疲乏的眼睛大睁着。林鸟在啼鸣。当他路过一个松针繁密的山洞时,洞里传出不可琢磨的声响,他怔住了,拨开松树跃进洞里。借着稀疏的晨光,只见洞里映出一个男孩的形影。顿时,他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阿塔,小鬼头,没想到你也在这儿。”阿尔平静地说,走到一块潮湿的岩石上坐下,闭起眼睛微笑着。

  “你常到这儿散步吗?”男孩揉着眼吃惊地问道。

  “是呀,我可从没碰见过你在洞里,真是稀有的客人。”他睁开眼睛望他。

  “没什么。”阿塔沉默了会儿,说:“你不知道有什么事儿发生吗?”

  阿尔摆出一副思索的样子说:“没有。”看到男孩沮丧的神情,他继续说:“好象你的叔父显得很焦虑,到处喊着你拿走了什么——”

  “他的钱袋。”阿塔接过话说。

  “是吗?用来买糖吗?”阿尔不以为然地望着洞外。洞外云雀唱得正欢,青灰色的早晨正温柔地抚摩着丘陵。

  “不,是写信寄给她。”孩子低声说,“她新年都没有回来哩。”

  “可你昨天用来买糖了。”阿尔的嗓音轻得像洞里滴下的水珠。

  “我没有用叔父钱袋里的钱,那是我采樟籽换来的,和信一块儿寄给她,她也许还没有尝过。”

  阿尔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用颤抖的胳膊搂住了孩子,在丘陵地带早早升起的阳光中,向松树谷村缓缓走去。而最早沐浴阳光的南面山坡,村店在树影中孤寂地显现,仿佛永远耸立在大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