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

时间:2024-05-20 09:22:24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备]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怎么称呼我?

  对,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答)告诉你们,老师这个名字是……所以就给我取……这个名字了。

  3、揭示课题:现在同学们都知道我名字里的故事了,老师还不知道你名字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你名字的来历,现在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指名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名字里的故事?(指名说,随机强调说话时的注意点。)

  2、师评点,并出示说话要求:(1)说说姓什么,叫什么;(2)说清楚是哪个字;(3)名字是谁给取的;(4)为什么叫这个名字;(5)说说小名。

  3、现在你想不想把你的名字里的故事告诉你周围的同学听?这样吧,我们六人合成一组来讲讲。(生小组交流)

  4、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你名字里的故事了,可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师随机点评。)

  三、拓展练习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老师来说两个人的名字,你们看认不认识。王昊、谢婉滢?不知道吧。那知道月亮姐姐吗?冰心呢?告诉你们,其实王昊就是月亮姐姐,谢婉滢也就是冰心奶奶。原来王昊、谢婉滢是她们的父母给取的大名,而月亮姐姐、冰心是别人或者自己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等给取的昵称或笔名。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名字,你会取怎样的名字?

  2、你现在取好名字了,你能把你取的小名或者别名来告诉大家吗?你还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生说)

  3、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课后可以去搜集、了解一下。

  4、回家以后,和家里人说说,你从名字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名字里的故事,原来小小的名字里有着大学问呢!【2】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2、说出对自己名字的看法,学会交际与沟通。

  3、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交际与沟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交际。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回家向父母打听自己名字的来历或者询问家人或同学的名字的来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指一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问他/她:你知道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吗?你会写他/她的名字吗?(生写)

  师问:同桌,他/她把你的名字写对了吗?(同桌说正确的名字写法。)

  师再问:你知道他/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二、以教材为依托,了解名字

  1、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哪些作家写的?说说他们的名字。

  2、你知道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那些人物?说说他们的名字。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名字?

  4、这些人的名字当中,你知道谁的名字的来历。

  三、以说话为基础,小组交流名字的故事。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说说你叫什么名字?是谁给取的?为什么给你这个名字?它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参考:大家好,我是(),在字典里,我的名字中的()字的含义是()。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我的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知道了这个名字的含义,我感到()。

  2、根据上述,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的听,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注意用语要有礼貌,神情自然。

  3、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说清楚了没有?说得有趣吗?

  四、作业

  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看看你能不能讲得清楚,说得有趣。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清楚、有趣

  教学反思:

  说名字里的故事,这是一个同学们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名字里都有家人对他们的期待,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去询问家人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亲子关系,也让学生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课堂上,我多让学生说,让学生写他人的名字,也是在促进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交流故事环节,我以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发言,使他们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所想的内容,以真正地实现沟通和交流。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气氛活跃。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2

  一、谈话导入

  1、 师:有人给你鼓过掌吗?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

  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

  2、 板书课题,齐读

  3、 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 再读课文

  思考: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1、 指名说。

  2、 先走进演讲前的小英。指名读一自然段。

  理解体会、指导读。板书:忧郁自卑

  英子的忧郁还表现在哪儿呢?读2、3小节,画出表现忧郁的词句。

  3、 交流反馈

  过渡:后来,英子变了,她变得怎样了?指名读第4自然段。

  板书:开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让忧郁自卑的英子变得开朗自信?板书:掌声

  4、 出示两次掌声响起的句子

  理解“骤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掌声再次响起,此刻小英会说些什么?

  指导读句子

  5、 读英子的来信,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

  交流

  四、 升华

  听到掌声响起来,我们的.心更明白,珍惜别人送给我们的关爱,同时把鼓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下面我们就行动起来,写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送给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 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 学生自己试背。

  ②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4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七色花》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说一说,你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读,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秩:应读zhì,不要读成chì。 跛:应读bǒ,不要读成pǒ。 2.理解词义。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拢: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 眨眼功夫: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引导探究性学习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读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

  五、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六、讨论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举出具体实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5

  第一课时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板书:秋天)

  2、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在建国以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

  3、齐读课题。

  4、过渡:那么,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呢?

  二、初读课文。

  1、拼读生字表内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

  huang bi xi lǚ yinhui jǘ jiang zi jin

  北大荒 一碧如洗 几缕 映照 银灰 橘黄 绛 紫 锦缎

  tou yang wen jia pang zhen

  透明 (荡漾) 波纹 热闹非凡 豆荚 脸庞 榛树

  ran shao ling

  燃 烧 金黄 山岭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齐读。

  3、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放课文录音,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读。

  4、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怎样?课文用哪句话来概括?

  齐读第六自然段。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全文共6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景色优美,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学习第一节。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学第5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思: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物产丰富的?

  3、交流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等词。

  4、练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碧紫燃。

  3、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鸟会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船的鸟》,看看会搭船的是什么鸟?(板书课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自由阅读课文,看看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位,理解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多么的美丽。”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作者对小鸟的赞美之情)

  你想怎么读这句话?

  2.出示翠鸟图片,结合第2自然段,观察翠鸟的外形,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预设:它站在船头做什么呢?

  它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4.引导学生读好文章第3自然段的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5.读第4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透过“一下子”、“没一会儿”想像翠鸟的动作,体会小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引导学生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二、积累与扩展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然后进行小组间交流。

  2.利用动作识记“搭”、“吞”。

  3.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清每个字的占格位置,把字写匀称美观。强调:“舱”这个字要注意“舟”字旁的横不能写出头。

  在指导中注意老师的示范,便于学生模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掌握汉字结构规律和特点,写出美观的字。

  四、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嘴 红色

  美丽 羽毛 翠绿

  翠鸟 翅膀 蓝色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8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的画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

  4.注意积累好的词句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出示课件:大海的图片)

  2.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图片,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学生自由发言。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两首诗,认识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默读诗歌。

  2.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默读思考: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诗句。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

  一、集体交流、感悟《海上的风》。

  (一)入情入境读诗歌。

  1.播放一段有关海风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大胆发挥想象,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2.学生们思维活跃时,教师顺势引导:“让我们睁开双眼,随着风姐姐一起漫步海边去感受‘海上的风’”。

  3.教师泛读,将孩子们带入情境。

  4.各种形式读文

  同位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使他们忘了此刻是在课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课文朗读中,被大自然的美丽、神秘所倾倒。

  (二)感悟大海风的神奇。

  1.从话题的交流中,感受神奇。相机指导朗读。

  把海上的风比作花神,展现海上浪花翻滚。

  把海上的风比作琴师,展现浪花翻滚发出的声音。

  把海上的风比作大力士,展现渔船来往的繁荣景象。

  把海上的风比作狮子,展现海风来临时海上波浪滔天的壮观气势。

  2.读中体会:师生交流感悟的同时,多种形式品味朗读。

  3.思考:诗歌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4.展开想象,感悟海上风的神奇

  (1)(课件出示)大海美丽富饶的动态画面,海湾、帆船、蓝天……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浪花的拍打声,柔柔的风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课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_______。

  二、仿写诗句,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教师导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写下自己的小诗。续写“大海的歌”,写在小本本上。

  (课件出示)

  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汇报,完成诗歌的创作。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滔”字。

  (1)自主学习7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涛”与“淘”、“朝”与“潮”、“绽”与“淀”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指导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

  一、集体交流、感悟《大海睡了》。

  1.体悟大海沉睡时的静。

  (1)读读这首诗,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板书:静

  (2)交流: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的?

  随机点出“不闹了,不笑了”,指导读好第一句,体会大海的静谧。

  (3)还从哪儿读到了大海睡觉时的宁静?

  教师随机点拨“轻轻的”一词,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大海的.静谧。

  (4)深夜的大海没有白天的喧嚣,没有了风浪的嬉闹,多么静啊,别打破这份宁静。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课文里,体会着读出来。

  2.体悟大海沉睡时的美。

  (1)交流理解“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这个“她”是谁?点出:“抱”、“背”,她怎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

  出示画面,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你会做些什么?又会想些什么?

  (2)大海妈妈的臂弯里抱着月亮姐姐,背脊上背着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听,播放潮声。

  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大海睡熟的鼾声。

  谁能读好它。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3)配乐,朗读第二句。

  (4)当我们再读这首诗时,你是不是对沉睡的大海有了更深的感受?你从大海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5)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感哪!板书:美。

  (6)指导朗读

  二、迁移运用,内化语言。

  (画面出示)当黑夜渐渐离去,一轮红日从大海里慢慢地升起,此时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说说。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9

  【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说:能简要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话讲清楚,明白并尽量生动。

  2、听: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出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3、交流:学会倾听,对感兴趣的话题提问或补充。

  (二)情感目标:

  1、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2、对别人的说感兴趣,自己也有主动说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非常认真地看了你们的“课余生活”记录,老师又高兴又羡慕。大家的课余生活太丰富、太有趣。有的小朋友很爱劳动,帮妈妈做家务;有的小朋友有很多爱好,画画、跳舞、下棋……有的小朋友喜欢体育运动,打球、溜冰……还有的小朋友还出去旅游了呢!你们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享受着无穷的快乐。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课余生活,将学生引入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注入情感因素,做好铺垫。

  二、快乐大传递

  今天,我们就把自己课余生活中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1.说说你在课余时间的业余生活都做了哪些事?

  (1)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师适时指导运用句型“有时……有时……有时……”来连贯地说一段话。

  (1)句型的指定有利于学生说出更多的活动项目,尤其对能力困难的学生是个辅助。

  (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评选讲的好的同学上台交流。

  (3)选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个体自主练说、小范围内的全员参与、大范围内的代表汇报,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交际中来,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

  2.定格快乐。

  (1)师:“对你们来说是课余,对我来说是业余,我的业务生活也很丰富,有时在家里搞卫生,有时约几个好朋友一起爬山、吃饭,有时打打羽毛球,有时还在电脑上冲浪、购物。我最喜欢的却是学做吃的。还记得第一次吃到我们中山的特色小吃“茶果”的时候,觉得软滑可口,不管是豆沙陷的,还是冲菜肉陷的,我都喜欢吃。当天我便买回材料在家里学做果仔。我先把糯米粉用开水调好,再用力地搓揉,然后拽一块粉团放在手里小心翼翼地捏出一个小窝窝,把豆沙陷填进去,双手合起,把它在手心里不停地滚动,最后包上叶子。不一会儿,一个个雪白细腻的茶果便做好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山特色美食,心里呀,别提多高兴了。

  【设计意图】:教师再现生活的示范,聚焦特定的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环节交际的重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具体得表达。

  (2)听完我的业余生活的介绍,你觉得跟你们刚才介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再小结:我们除了告诉大家你在课余生活喜欢做哪些活动之外,还可以讲讲课余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那件事。当然,要学习尽量把事情讲得清楚具体。

  (3)学着马老师刚才的方法,和同桌一起分享一下你业余生活中最难忘的事吧。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发现、总结方法,能更好使全体学生掌握讲述的方法。

  三、快乐大碰撞

  1. 看着大家交流地热火朝天,一定是那些快乐的事意犹未尽。现在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要求:当同学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们得认真听。当同学说完后,你想表达你的看法,或者补充内容,或者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向他本人说,不需要举手。但是,一定得有礼貌,别争抢,看到有同学站起来,你就别再强着说了。好吗?

  2.师简评后,还有好多同学也想交流,这样吧,在小组里说一说,说的尽量生动具体,听的认真,可以提问和补充。(生在组内说)

  【设计意图】多彩的课余生活极富现场感,学生间相互质疑、解答、评说、补充,使学生在问与答、听与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主体性、互动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

  四、总结:

  课余生活就像我们人生的第二课堂,让我们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课堂体会不到的快乐。让我们继续好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长见识,享受精彩的生活!但是,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远离不健康的的课余生活,在健康快乐中幸福成长。

  板书设计:

  认真倾听

  礼貌提问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0

  教材简析:

  《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话:

  1 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2 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1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收获。

  2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请大家齐读课题

  3 [出示有关生词课件]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4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三、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1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

  2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争气?谁来说一下?

  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

  4 你回答问题很全面,我也同意你的看法,请大家再读这一部分,读后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出第二自然段)

  谁来谈谈读完这段后自己的感想?

  5 谁能把这种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呢?

  6 生读后师评:你读得很不错,老师想和你比一下,请听老师读的和他哪里不一样?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读后生评

  师问: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

  师:老师边读边想,尤其是从第一个“才”中老师想到他年龄的大,思想压力大;第二个“才”使老师体会到文化基础差、学习压力大;第三个“才”使老师想到他的上学难,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再三”体会到他不怕种种压力,下定决心上学,这样边读边想、脑中像放电影一样,为童第周想,把自己的情况和童第周比,这样边读边想,不知不觉就把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请你也这样练一下,注重这些重点词语,肯定读得比老师还好!(教师用课件提示,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红线标画出“才”与“再三”)

  7 学生练习后教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8 可怜的童第周、坚强的童第周是怎样为自己争气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作答

  9 你回答得很全面,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请大家再读这部分,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使你感受深的词句。读后小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10 同学们读得好,想得好,谈得更好,谁能把这种佩服、感动的心情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边想边读,看谁读得好!

  11 谁来读读童第周发愤学习令人感动的情景?请你读。

  12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能告诉大家吗?

  13 引导学生掌握老师刚才教给的边读边画的好方法。其他同学觉得还有读得不够的地方吗?

  同学们学习了边读边想边画的读书方法,知道了在读书中想什么,想书中描写的情景,想当时人的心情。画什么,画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出了童第周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的感人情景。读出了童第周的自信、自立、自豪,就应该这样读书!

  四、学法迁移

  1 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和我们刚才学的这部分差不多,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学习这一部分,(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谈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画的、谈谈自己感受,互相读读课文,看谁想得好、画得好、谈得好、读得好。)

  2 请学生用以上的提示方法自学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学习

  3 同学们自学得认真,讨论得热烈,下边咱们来个朗读比赛,要求不光能读好,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的才是冠军。由于时间有限,咱分一下工,愿意读第4自然段的举手,好,第1小组;第5自然段给第2小组;第6自然段归第3小组,剩下的小组水平高当裁判小组,选出裁判长,比赛完后评出冠亚季军、下边请各小组推选出能代表你们组里最高水平的队员进行辅导,把你们自己读书的绝招告诉他,一会儿参赛。

  [引导各小组积极推荐代表,认真辅导、教师巡视指导]

  4 比赛马上开始了,请各小组安排好代表,站立参赛。请第一小组开始读,各小组代表按顺序接着读。

  5 请第4小组评委组作评判,请裁判长先说,先说小组优点,再说不足的地方。

  6 那大家认为谁是冠军呢?你们小组可再商量一下。

  7 那我们只好服从裁判了,请冠军谈谈他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书就应该这样读,边读边想边画,收获一定很大!一块讨论研究,收获会更大。我们通过学习童第周少年时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青年时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气的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老师学习了童第周的故事后想到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长志气,还要自信、更要努力去做,才会成功。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童第周一样的人(出示名人像下附人名课件:有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罗庚、鲁迅、邓亚萍、比尔.盖茨)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巨匠鲁迅,世界乒乓冠军邓亚萍、世界电脑王国的主宰比尔.盖茨等等,综观古今中外的这些成功人士,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智商并非有过人之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祖国争了气!

  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这些著名人物的有关材料,做一期手抄小报。

  [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课文,加深理解,综合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童第周能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 教师总结:是的,他靠的是刻苦努力和为祖国争气的决心和信心。

  二新授

  (一)深入体会课文

  1 请自由读课文,一会儿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童第周争气的两个故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2 学生讲述后让学生评论.

  3 师评:讲得正确流利,再把童第周的事讲细点就更好了。尤其是童第周说的话,要把自己当成童第周,体会他的感情,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老师先说一遍,要说出自豪、自立、自信的语气,(听老师说)请大家象老师这样练习说几遍。

  指名说。

  4 教师评:多自信、多自豪呀!同学们今后也要像童第周一样遇到困难不退让,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自己争气,为国争气。

  (二)综合训练

  1 请大家写写本课生字,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就多写几遍,5分钟后听写。

  2 请小组内互相批改听写情况,一个生字7分。

  学生批改教师巡视。

  3 100分的请起立,你们记的准,写得好!

  谁说说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

  4 写生字,做作业也需耐心和细心!这也是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好品质,你课下收集了哪些科学家发愤学习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上台讲故事(略)

  三、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和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我们要想到自己身边的事,我们班有没有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的同学呢?有,可老师没让你退学,校长也没让你退学,你一定要像童第周一样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学习,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再难做的事都会做成。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感想写在日记上。

  教后记:

  利用精读课文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我们进行的一个研究课题。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从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实际着眼,教学中我们力图做到:

  第一、以班级授课为基础,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阅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探讨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精读一篇课文的基本策略。

  课前预习,初步感知——学生按教师提示先行阅读课文或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探究,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文本中的人、事、物对话,初步把握文本意义。

  课堂研读,引导领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或精华部分,采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参考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师生间围绕文本再次对话、交流。

  课后延伸,迁移发展——学生积累文本精彩词句段,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等。

  第三、培养学生精读重点段落的基本策略

  读前有目标——出示教科书或师生提出的研读目标。

  读时有方法——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方法、步骤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之后,学习小组交流,推举代表整理研讨结论,准备发言。

  汇报多形式——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美读课文。

  评价与点拨——在学生交流、研读后,根据学习目标、任务,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成效。教师的随机点拨、示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积累描写天空的语言。

  2、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在朗读中,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比喻、夸张等写法的.生动,感受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课文通篇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这么美的文章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景,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只读不讲,学生就会对文中大量生动贴切的描述缺乏真切的感悟,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生加强指导训练,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美妙纯净视线忍心蓝晶晶依山而建圣地窗帘贴着”等词语并矫正。

  2、说说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一只美丽的鸟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一、读第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

  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 们很大的想像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 去年的树

  去年——小鸟树——今年

  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2】8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2、课题质疑:

  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文章为什么会以“去年的树”作为题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自由读1—4自然段,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鸟儿询问的话,体会鸟儿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学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 去年的树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3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 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

  搭船 母亲 外祖父沙啦响 羽毛 翠鸟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鱼 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6)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课件出示8)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课件出示9)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10)

  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11:生字田字格课件)

  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1.指名读,正音——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 啦 响”。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 稍一悄

  组词扩展:嘴巴 长嘴 父亲 父母 吞下去 吞咽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2)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个。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wài zǔ fù

  我和( )坐着小船,到乡下( )家里去。天下着大雨,

  shā lā xiǎng

  雨点打在船蓬上,( )地(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二、连一连,读一读。

  搭 橹 披着 小鱼

  摇 船 衔着 裙子

  捕 嘴 背着 书包

  张 鱼 提着 蓑衣

  三、读一读,再填写。

  1.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 )的小鸟站在船头。( )美丽啊!它的羽毛是( )的,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 )。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2.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 )吃呢。

  参考答案

  一、母亲 外祖父 沙啦 响

  二、搭船 摇橹 捕鱼 张嘴 披着蓑衣 衔着小鱼 背着书包 提着裙子

  三、1.彩色 多么 翠绿 蓝色 漂亮 红色

  2.翠鸟 捕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课件出示13)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 蓝色 、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5)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从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 飞 衔 站 吞)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件出示17)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18)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课件配乐)

  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加把力。】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搭船 船舱 船夫 悄悄 做题 冲浪

  鹦鹉 捕鱼 难忘 打架 披着 彩色

  二、多音字组词。

  还 huán( ) hái( )

  难 nàn( ) nán( )

  漂 piāo( ) piào( )

  冲chōng( ) chòng( )

  三、对号入座。

  采 彩

  1.( )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2.“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 )旗。

  一只 一张

  3.我看见( )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4.翠鸟有( )红色的长嘴。

  参考答案

  一、搭船 船舱 船夫 悄悄 做题 冲浪

  鹦鹉 捕鱼 难忘 打架 披着 彩色

  二、归还 还有 灾难 困难 漂浮 漂亮 冲进 冲着

  三、1.采 2.彩 3.一只 4.一张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 翅膀:带点蓝色

  长嘴:红色

  冲 飞 衔 站 吞

  动作:敏捷

  一下子 没一会儿 一口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的词语,体会翠鸟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飞起来”“衔着”“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

  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钓、拢”两个生字,会写课后“耍、装、劲、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4.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味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2.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能体会到课文描写的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三、教学策略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教师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

  2.多媒体情景法: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设悬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请学生们欣赏。

  3.导语: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金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教师随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3.理解词语。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作者是谁?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设计意图】读通文本是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三)理解课文,品悟作者情感

  1.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

  (1)出示图片,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配乐出示一组图片。

  导语: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3)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2.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

  预设1: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

  (1)朗读第2自然段。

  (2)抓住描写哥俩神情的词语“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

  (4)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预设2:观察草地的变化很有趣。

  (1)默读课文3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绿色 花的颜色

  (2)草地的颜色会变化,这是多么有趣的发现啊!朗读第3自然段。

  3.读演结合,探究草地变化之谜。

  (1)出示蒲公英张开和合拢的图片,并用手势图来解释蒲公英和草地颜色的变化。

  (2)对照表格,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在一天的三个时间里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再指名说一说。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早晨,花朵________时,___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___;中午,花朵________时,它是___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___,草地就又变成________的.了。

  (3)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4.体会段落写法。

  (1)齐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一找作者在写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时,由哪个句子连起来写的?

  预设:这是为什么呢?

  (2)“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把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连接起来了,这一自然段写草地变颜色的一段话先写发现草地变颜色的事实,然后用“这是为什么呢?”来连接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两层意思不但讲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很通顺。同学们以后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用其他的连接句。

  (3)小主人公2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看到的,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一回事。第二次发现是带着问题,特意去观察后所看到的。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发现。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为什么说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2)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不恰当?

  (3)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样?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让学生感受“美”,二是让学生体会“趣”,三是让学生探究“谜”。 “美”是辐射整篇文章的基调,“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而“谜”则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火种。

  (四)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实践性要求。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3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加深。

  (五)布置作业。

  1.有选择地布置检测练习。

  2.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1.基础检测练习。2.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5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展开想像拓展写话,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给予”正音给予(jǐ yǔ),辨析“予”的字形。

  简单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给予”就是给、送。)像这样在一个词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叫并列合成词。

  出示:甜蜜、拥抱、宽裕、试探、猜测这些词也是并列合成词,读一读。

  2、补全板书:给予树,了解其含义。

  (1)读文找出文中一句描写“给予树”的句子。

  出示:“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小女孩写的。”

  (2)从上面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叫“给予树”?

  交流:援助中心:援助就是支援帮助的意思,援助中心就是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是慈善组织组办的赞助机构,用来帮助穷苦人或有困难的人。像我国的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就是给别人提供帮助的赞助机构。

  给予树:是慈善机构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们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他人赞助的树。

  (3)简介圣诞节。

  交流: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围着圣诞树跳舞,相互交换礼物。所以圣诞节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3、过渡: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二 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词语。

  给予 圣诞节 甜蜜 宽裕 分享 棒棒糖 立即 援助 卡片 盼望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2、 再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

  填空: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儿(金吉娅),在圣诞节前夕,妈妈给了二十美元让孩子们互赠礼物,金吉娅却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了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知道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献出自己的爱心。

  三、品读课文,体会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

  1、是呀,故事发生在美好的西方节日——圣诞节前夕。是金吉娅的母亲将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的一个感人故事记录了下来。在这件事中,金吉亚的妈妈心情有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出示:担心、生气、激动。

  2、学习课文第1节,体会妈妈担心什么。

  交流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1)辨析“裕”的字形,理解“宽裕”一词。读文你从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宽裕?

  随机理解:“攒”:存着。

  指名读这句话,读出妈妈的担心。

  (2)尽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娅的妈妈还是把自己积攒的100美元平均分给了五个孩子,让他们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读到这儿,如果你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3、学习课文第3节,体会妈妈为什么生气。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师: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联系上下文想象妈妈的心理活动,理解妈妈生气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气,想: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理解“一些”与“一大把”的区别。从“五十美分”与“二十美元”的对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妈妈想让孩子送出最诚挚的祝福,而小金吉娅却不够诚挚。)

  (4)体会这时候的金吉娅为何沉默不语?

  (金吉娅担心母亲责怪。)

  4、领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妈妈为何激动。

  (1)指名读最后一段话。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激动的理由。

  (3)总结:金吉亚到底做了什么让妈妈这样激动?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下节课在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给予 圣诞节 甜蜜 宽裕 分享 棒棒糖 立即 援助 卡片 盼望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二、感受金吉娅这个人物。

  1、从语言感受人物。

  (1)金吉娅拿着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让妈妈有着这么明显的情绪上的变化?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节,从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这番话中找到答案。指名读金吉亚说的话。

  (2) 读完讨论交流:

  平常的圣诞树上都挂满礼物,可金吉娅看到的却是一棵给予树。金吉娅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了其中一个小女孩写的卡片,卡片上写着什么呢?

  (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引起了你的关注。什么叫一直盼望。

  出示:

  每当看到邻居伙伴抱着洋娃娃的时候,小女孩就(非常羡慕或非常希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白天,小女孩就想(抱着洋娃娃玩耍);

  夜晚,小女孩就想(拥着洋娃娃入睡);

  每当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小女孩就想(让洋娃娃陪她玩耍)。

  每当有了委屈的时候,小女孩就想(向洋娃娃倾诉)。

  每当(有了高兴的事情 ),小女孩就想(和洋娃娃一起分享)。

  ,《给予树》教学设计(沙龙)

  是呀,小女孩早就想拥有一个洋娃娃;天天想,夜夜想,月月想,年年想呀,读: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就是她现在最大的?(板书:愿望希望)

  (3)金吉娅看到小女孩的愿望,她想:( ),可是:( )。但金吉娅在家人和小女孩的选择中最终倾向了( )因为她想到了一句话,并在后来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哪一句?

  读: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是呀,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

  我们有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小女孩没有。

  我们有( ),可小女孩没有。

  我们有( ),可小女孩没有。

  我们有( ),可小女孩没有。

  一句话,小女孩什么也没有。

  多么善良的金吉娅呀!多么( )的金吉娅呀!多么( )的金吉娅呀!多么( )的金吉娅呀!(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于是,她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4)、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5)、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填空:金吉娅不仅给家人买了圣诞礼物——棒棒糖,还把同情和爱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给她买了洋娃娃,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她是一个善良、仁爱、有同情心和体贴的孩子。)

  引读: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6)、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回到书中,再读金吉娅的话,你对金吉娅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先开口 ,本来想送给哥哥姐姐礼物(可以看出金吉娅是个体贴的孩子)

  金吉娅发现了给予树上的卡片(可以看出金吉娅是个细心的孩子)

  她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她毫不犹豫买了洋娃娃,可以看出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只够买棒棒糖(可以看出金吉娅体贴家人)

  哥哥姐姐与小女孩比,小女孩更需要礼物(可以看出金吉娅有同情心)等等。

  她把事情的经过全都告诉了妈妈(可以看出金吉娅非常诚实。)

  师总结:是呀,从字里行间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所以妈妈说: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三、点击“给予”,感受“爱”。

  1、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

  a、 妈妈给予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b、孩子们给予对方圣诞礼物。——手足之爱

  小结:这些举动都是对亲人的爱,从中更让我们感受到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是那么的可贵,更让人们为之动容。相信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2、看板书小结: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树,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充满爱。

  五、 拓展说话练习:

  1、一天,妈妈带着金吉娅和她的哥哥姐姐,通过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在这棵圣诞树下与小爱丽斯见面了,大家会说些什么?你想代表谁,最想说什么?(学生可选择几个不同的人物练习口语交际)

  2、老师想代表工作人员说:有了你们的爱,才使这棵普通的给予树变成了一棵爱心树,有了像金吉娅这样的人献出善良、同情和爱心,我们心中的给予树才能常青、常绿,越来越茂盛。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相关文章:

生活更美好作文03-06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精选】07-05

【精选】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05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精选)07-05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6-12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6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