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文4篇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文1
山顶积满了雪,冬季上山看日出的人不多,今日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清晨的山间,朦朦胧胧地起着薄雾,霜气凝结在干秃的树枝上,聚成一层薄薄的冰,雪景多美啊!你戴着针织手套边走边向手中呵气。可惜冬天太过萧瑟与寒冷,连个人影都没有。
你经常来吗?我一边奋力往上爬,一边问你,上山的路程漫长而困难,我甚至提不起力气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而你却依然健步如飞,颇有心情地四处张望着。
你说你几乎每天都要上山,见证过这座山一年四季的交替轮回。天将蒙蒙亮,你拉着我连滚带爬地攀上山顶,一边笑我缺乏磨炼,一边找个地方随便坐下。不坐吗?你拍了拍旁边的积雪。天太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体温融化不了磐石一般的雪,然后便是一片静默。听到你安静的呼吸与我粗重的喘息。
太阳将将探出头来,柔和而无温暖的光从云从中破开出来,蔓延到几不可视的天边。“多像佛光啊。”你感慨道。一束一束的光线以太阳为中心辐射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如藤蔓一般生长延展,像极了佛祖普度众生的圣光。“你信佛?”我小声问道,害怕过大的声音会斩断脆弱的光带,让整座山再次陷入冷寂。“我信时间。”你看着天边轻柔舞动的光之河,轻轻摇了摇头。
你说时间是万物的尺度,所有的爱恨啊,悲哀啊,生命中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在无限的时间里,都不值一提,今日踉跄上山,在看到日出的壮美的那一刻,路上所有的苦难全都忘记,即使再有何种坎坷,心中的日出总会在关键的时刻浮于我们心中。然后你又再一次地沉默。我也没什么可说,只是看那耀眼的太阳,渐渐烧满了天际。你说你见证过无数人从山下走来,沿无数条路翻过山头,到达山的另一边。难道不只这一条路吗?我有几分惊诧。山的另一头又是什么呢?
你和我谈起时间,谈起萍水相逢的缘分,谈起一起看过日出的旅人,谈起春季嫩粉的山樱,夏季幽翠的.绿,秋季似残阳的红叶,又看向如今萧瑟的雪,似乎我是一个最倒霉的人,看着满眼的苍白,独伴这寂寞的柳絮。
“那我真是倒霉啊,在这个季节出现在这里。”我不禁有些丧气,路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今天我选择另一条岔路,是否一切都将改变?你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道:“你想到山的另一边看看么。”我忙不迭地点头,你轻笑一声,时光似乎生成了一道巨大间隙,混沌中伸出的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盘旋而上走向山的彼端。我看到你与我挥手道别,我们背道而驰。我说了什么吗?你又对我说了些什么呢?似乎我已在这虚幻的断带中丢失了言语。
山的那一头是无际的蓝,天空高远而深邃,不是晴朗的,但也并不阴雨。也许是平淡旷远的。往下是一条路,一条被无数人踏过,只留下深深凹痕的路。路两侧有着一片迷蒙的光景。踏上这条绵长的路,从春走到冬,从桃花灼灼走向秋叶烈烈,路上的人们微笑地向我招手。熟悉的、陌生的、相伴的、未归的,拿着风车的孩童咯咯地笑,撞开我就跑远了。
也许就如你所说的那样,时间是万物的尺度,然而一这条条路,相对于时间的无限着实太过短暂。可是那又如何呢?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贪嗔怒怨痴最终都会化为齑粉,再多喜怒哀惧也不过一个季节的轮回流转,融化在时光的长河里,唯留下这一片旷远幽深的天空,永远慰藉安息的灵魂。
这一条路,本就无雨亦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文2
很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这首词,年轻时总觉得上半阙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很对自己的胃口,以至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用这句做过自己的网名,前几年在镇江西津渡,傍晚时分偶遇风雨,站在山中高处,看长江烟雨飘摇,星星点点的灯火隔岸瓜州,总觉得人生应该有一种风雨独行的寂寥和勇气,我只管走自己的路,何在乎身边的风霜雪影呢,但走到江边时才知因为雨天,所有过江的轮渡都停了,自然没法渡江,我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另外走润扬大桥,或者干脆就夜宿江边休憩一晚,次日再行;那天我就住在了西津渡的一个仿古驿站,至今记得红红灯笼挂在驿站门口,风吹雨打但依旧给人方向的身影,于是想,也许人生之需要勇气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的'下半阙读了很久才明白苏轼当年的心境,也许因为和他当时创造这首作品同龄的缘故(他当时四十五岁),也和我一样面临中年危机吧,世人都知道苏学士才华甲绝天下,但其性情耿直,既敢于得罪新党司马光的人,又不把旧党王安石众人放在眼里,于是反而为双方所不容,被以“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罪名逮捕入狱,经历了人生最悲惨的阶段,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想想自己有时候也恃才傲物,一些思考人生的话不合时宜,就能体会到这个阶段人生的坎坷了,有些道理都懂,但谁说出来就是谁的错,有一些君子可以得罪,但有一些小人你避之惶恐不及,偏巧我又是那种不平则鸣的性格,于是碰壁自然多些,不过习惯了伤痛,也就觉得伤痛其实只是一种经历,甚至是一种难得的财富,这就是中年之后的悟道:我自由自在的活着,自由自在的努力就足够了,不合时宜可以影响我的心情,但影响不了我的方向和步伐。等我到达一定高度后回头看看,也许那种小人嗡嗡会和音乐一般动听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文3
走在浮华喧嚣中,灯红酒绿惹人醉。回到家,一个人,褪下满身疲惫,那是真正的自己。
圈子慢慢大了,看到了更高更远更大的世界,或许更美,也或许,差强人意。身边的人簇拥着,他们聊自己的话题,各自找到共鸣,哄然大笑,或是蹙眉。自己跟着笑,跟着蹙眉,一字一句疯狂涌入脑袋,喉咙似乎被人卡着,只能干笑。
庞大的信息量来自于旁人,自己未曾涉足或者了解不多,不愿了解的东西,慢慢厌烦了。真是让人差强人意的生活。
慢慢淡了这些圈子,不愿融入。怎奈何自己是个不懂拒绝的人,被挽着手走在一道保持沉默。想悄无声息先一步离开,似乎还能感受到身后炙热的眼光。逐渐听不到,不愿听。
活得越来越寡言,一字一句的质问钻进耳朵。复杂的心绪自己都不懂,这个世界上,感同身受是一种奢求。交心的人寥寥,各自诉说,陪伴倾听。
原来我需要的是独处。独处的魅力,说不出有多大。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生而孤独,一群人欢笑打闹,一群人的狂欢,也不过是抛掉繁琐杂碎的一切,抛掉自己,把自己抛向一群人。自己的内心被亲手抛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看着肉体狂欢,灵魂在沉睡。各自发泄着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没人知道狂欢过后,心归何处。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待着,将积蓄已久的情绪过滤,审视,犹如大浪淘沙,淘到最后似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没有俗世的打扰,也许能找到积灰的初心,能看到心之所向。自己纠结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心归何处找到了答案。在沉默的深思中,灵魂尝到了一场盛宴,这是属于自己的狂欢。不会有人懂,不需要旁人懂。
“人是一种社会型动物,所以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群居动物必定会害怕孤独,而独居的动物喜欢孤独。”人类是群居动物,习惯了一群人的生活,习惯了考虑一群人的感受,习惯了一群人的合作共勉……慢慢地不愿意一个人,慢慢地觉得一个人很孤单,慢慢地压榨了独处的时间。一群人让自己心安,灵魂无处安放。
但人会有享受孤独的时候。委屈,愤怒,难过,负面情绪达到极致的.时候更愿意独自咀嚼,烂在心里。自己找过树洞,诉说完却有依然不被理解的无奈,或是有传播负能量的愧疚,或是对于自己的树洞,无从感激……不知道什么时候,思绪愈渐复杂,考虑的东西变多了,明明希望有人理解却害怕,最后独自一人把杂绪吞进肚里。
我没那么了解自己,但没人比我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该有一份这样的自信。独处,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时刻。给自己留点独处的时间,学会独处。独处,是每个人需要的东西。
独自生活,自得其乐。希望自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文4
“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通向高山,一条通向河流。”
多情的诗人在《未选择的路》中如斯咏叹。独自凭栏,登临远眺。记忆将风蚀成碧血的形状,轰轰烈烈。宁静如诗的山峦缀遍一深一浅的足迹,仿佛命运多桀的舞者在琵琶弦上诉尽相思,仿佛清浅河汉抖落半生繁华半生荣辱,在落英葳蕤的季节里千回百折,叩问烂漫足迹的前世今生。
无奈,有人被足迹困住了。当千里楚地褪尽帝国的荣光沦为权谋的坟墓,当惶惶众生如涸辙之鲋无知奔走,故园的日落睥睨着屈子一生最挚爱的国君庭院的荒芜。一生耿耿,言之謇謇的屈子也不能不怀疑他一以贯之的足迹。无疑,虽九死犹未悔的足迹踏尽了屈子所有“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的坚守。郑袖进谗,朝臣昏庸,或许他的足迹早已不堪世俗的“物之汶汶”。然而,异族的铁骑直逼京华的一刻,他的足迹注定要以消亡作为永恒许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于是,举身赴清池,用坚贞足迹回应世俗的浊浪,用灵魂的清白回应只属于自己万般执拗的归宿。精神人格被困方圆,是忠贞足迹撞破囹圄的命定前奏。
以死亡为镜,从此懵懂千年的`古国文化有了最诗意的结局,最坚守的足迹。而总有染血的零散芳踪,不作风花雪月的滥觞,却俨然仰之弥高的精神圣峰,供后世瞻仰膜拜。
茂林修竹,弦歌不绝,寒潭霜彻,碧水幽清,一派世外桃源的味道。林中数客,举酒相属,至情至性守望人格麦田里的几许不羁足迹。只可惜这些足迹太敏感,太易碎,仿佛林中徘徊的琴音随时会被黑衣如夜的精灵虏去,化作万劫不复的永恒轮回。
郑愁予曾说:“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世间的人潮喧嚣地涌向无数个莫名的远方,留不住的前行足迹,今日一醉方休而明日生如陌路,恰似挽不住的菊残红谢。知交叛离,至亲万里,嵇康浑浊的老泪中,是否也窥见了足迹无常、人心易变的无奈?纵然彼此的轨迹拥有如暗夜流星般姹紫嫣红的邂逅,往昔杨柳今日雨雪又在嗔怪谁白发三千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