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时间:2023-08-31 13:45:54 四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集合)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春天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合)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篇1

  今天,我们在寻找春天。我们来到公园里,看见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像在欢迎我们。桃花笑开了红脸,小草探出头来,我们一直走啊走啊,发现小蜜蜂在美丽的花丛中嗡嗡地飞来飞去。我们又来到了田野,看见油菜花像给大地铺满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农民伯伯正在辛勤的劳作。我们抬头一看,呀,小燕子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我们抬头一看,从南方开心地飞回来了!

  啊!

  多美好的春光啊!

  因为我懂得了一天这际在于晨,一年这际地于春的道理。名师点评:你一定找到了春天,因为你看到了摇着鞭子的柳树、红着脸的桃花、探出头的小草、飞来飞去的蜜蜂和金黄油菜花。你把它们描写得这么美,这么可爱。可对于文中的“我们抬头一看,呀,小燕子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我们抬头一看,从南方开心地飞回来了!

  ”一句,老师有疑问,燕子是排队飞的吗?此外,文章的结尾中关联词语使用的不正确,因为前后两句不是“因果”关系。如果你把这两处修改好了,五颗星一定送给你!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篇2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小花、是小虫子、是大雁、也是可爱的小朋友们。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小花,小花的花蕊里藏着春天,只要小花绽放,顽皮的春天就会立刻从花蕊上跳下来,开始了三个月的旅行,在这三个月里,春天走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美丽。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小虫子,冬天一过,小虫子们就开始唱歌,你听,知了们正在树上开音乐会呢!它们唱道:“春姑娘,你可以回来了,冬巫婆已经走了,这里很安全!”春姑娘听到了它们的呼唤,便立即回到了它们身边,她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那就是温暖。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大雁,春姑娘发现自己的宠物来找自己了,所以她赶快跟自己的宠物回到家中,她还为大地公公带来了好吃的美食,那就是小花和小草的种子。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小朋友,春天在一整个冬天里都躲在小朋友的棉袄里,随着小朋友棉袄的消失,春天也慢慢的.苏醒,它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快乐。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是快乐的人,他们的笑声引来了美丽的春天。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篇3

  春天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又回来了!

  “嘀嗒、嘀嗒、滴滴嗒……”一觉醒来。听见窗外响起了淅淅沥的雨声,我兴奋的一跃而起,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往外一伸手,雨点调皮的蹦在我的手心里,握起手来一抓,水珠又从指间溜走了。仿佛笑着说:“嘿嘿,你抓不住我!”我迅速穿上衣服,飞跑下楼,冲进雨中。

  我跑到花园里,春雨滴在柳树上,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新枝;春雨滴在花苞上,花苞长出美丽的花朵;春雨地在草坪上,小草纷纷昂起头,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草坪上长出了绿油油的草。

  我走在大街上,在春雨的'洗涤下,路旁的树焕然一新,长出了片片嫩绿的绿叶,叶子抖抖身子,开着玩笑的把雨珠打到我的脸上。

  我又跑到田野里,庄稼们尽情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我仿佛看到庄稼们吃饱了,喝足了,长得更高更绿更有精神了;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那一张张眉开眼笑的面孔,仿佛对我们说:“今年准是个丰收年啊!”真是春雨贵如油啊!

  虽然春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它带着欢乐和丰收从天而降。我不禁吟起诗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 篇4

  春天,小草儿钻出嫩绿的脑袋,迎春花开了,这时候,人们才感觉到春天来了,人们唱着,春天的歌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森林里,小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叫,仿佛是在欢迎春天的到来,清澈见底的小河边,柳树,在那,梳洗着碧绿的长发,鱼儿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大地都在为春天欢唱……

  小燕子知道春天来了,带着大伙来给春天祝贺,有的落在电线上,远远望去,就像那音符在谱写着动听的迎春曲,有的叽叽地叫,好像在赞美春天的`到来,有的在和春姑娘换装呢……

  天上的云,太阳……都在为春姑娘喝彩!!!

  啊!真是太美啦,周围的一切,使我流连往返

  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将要认真读书,将来,成为春天的一员!!!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天四年级作文06-15

春天的四年级作文06-18

精选春天的四年级作文07-02

春天的四年级作文11-07

四年级春天作文08-31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11-03

春天四年级作文11-05

四年级春天作文07-03

四年级春天的作文[经典]07-20

(精选)四年级春天作文08-27